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, 可能会成为你手机的杀手

发布日期:2025-05-29 23:21:11 浏览:37375

最近脖子哥在刷国外论坛的时候,看到了歪果仁正惊叹于激光雷达的破坏力。

一位车主正在检修车间拍摄自己的沃尔沃 Ex90,然后在拍到激光雷达之后,手机屏幕里开始出现一些紫色的 “星星”。

看得出来,车主当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,甚至在来来回回调整焦距。

但演唱会去得多的差友应该已经知道了,这是激光烧坏了镜头,得大修了。

其实也不只是国外,同样的事情我们这边也有发生,一位蔚来 ET7 车主就曾经把自己的手机烧出 “十字架”,而问界 M7 的激光雷达更是直接把停车场的监控干成雪花屏。

小小的激光雷达竟然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,什么光棱坦克啊?刚买手机的我不淡定了。

问题是,咱们这些年拍过那么多车,也没见手机出过事,到底啥情况才会被烧?

为了还没捂热的新手机,也为了这肉眼不可见的车载激光对人眼到底有没有潜在的危害,脖子哥跑去查了查资料,得到的答案是:

手机镜头有可能被烧坏,但概率很低,人眼更是不用担心了。

咱们先来看看汽车激光雷达是怎么工作的。

一般来说,激光雷达会不停的对外发射激光脉冲,然后通过雷达里面的接收器和信息处理系统,测量脉冲反射回来的时间和强度(回波),算出物体的距离、形状。

发出的激光也不是连续的,而是以纳秒(十亿分之一秒)级别不停打点,车企发布会上常说的点云就是这么个原理。

至于 128、192 线的雷达,则是指它们能同时射出多少道光线,线数越多精度就越高。

在这么个精度下,一般的车载激光雷达会持续扫描前方水平 120°,垂直 25° 数百米的区域。

这么密的激光射线,手机镜头想不接触到都难。

当激光射到手机镜头的时候,它会穿过镜头感光元件的微透镜,通过光电二极管产生光电效应。

这个时候,激光会逐步烧毁 CMOS 的微透镜、拜尔滤镜等各个部件,最后就是直接烧掉布线层。我们见到的损伤也从手机屏幕里的一个点、到线、再到整个面。

但是呢,咱们不能抛开剂量谈危害嘛,多大功率的激光才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呢?

中国光学期刊上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,研究人员用 532nm 和 1064nm 两个波长的激光对 CMOS 进行了纳秒激光损伤实验。

得出的结果是,面对 532nm 的激光,当能量密度为 28.95 mJ/cm²,CMOS 会出现点损伤,而 1064nm 则是升到 40.79 mJ/cm²。

这是什么概念呢?

首先,现在车载激光雷达普遍是 905nm 和 1550nm 两个波长。根据上面的试验结果,波长越大,烧坏 CMOS 需要的能量就越多。

而专做 905nm 激光雷达的禾赛曾经透露过一个参数,在距离激光雷达 10cm 的位置,功率密度大概是 0.0004 W/cm²。

不过禾赛的工程师没有透露时间数据,假设是 1 秒的话,那单位换算之后能量密度只有 0.4 mJ/cm²。

这。。。实在是有点太小了,相当于你拿着手机上去想拍多就拍多久。

为此,脖子哥求证了一位激光雷达行业的老哥,他则表示摄像头面对激光雷达还是有可能受损。不过目前业内都会做 Class 1 的人眼安全认证,采用的标准为单脉冲能量均小于 8mJ/cm²,起码不用担心眼睛受损。

不过老哥公司做的是 1550nm 波长的激光雷达,所以脖子哥当时就猜测波长应该与损伤摄像头相关。

而事实也确实如此,根据影视飓风以及绿芯频道的实测,使用 1550nm 的蔚来 ET7 确实对摄像头造成了更大的损伤。

可原因却是像蔚来这种 1550nm 的激光雷达有着更好的人眼保护性能。。。

因为理论上来说,1550nm 波长的激光很容易被液态水吸收,而我们人体是有体液的嘛,激光还没到视网膜,就已经被眼球的水分吸收掉了。所以,它对人眼的影响更小。

也正因如此,1550nm 的激光雷达会在推荐性国标 GB/T 7247.1 《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 1 部分:设备分类和要求》的人眼安全范围内,尽可能的使用更高的发射功率。

功率高了也就看得远了,1550nm 方案探测距离一般能做到 300 米以上,多数 905nm 的都没法超过 200 米。

就是代价成了各位的摄像头。

估计蔚来当时也没想到用上更高端的激光雷达竟然有这样的问题。。。

怎么办呢?

我觉得现阶段应该是凉拌,毕竟在当前的国标下,保护人眼才是第一位的,摄像头们往后稍稍。

至于给爱车拍照这事,鼓包的雷达本来就够难看了,谁没事还上特写呀。

你拍吗?反正我不拍。